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十二篇范文之一的柳宗元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全文语译、重点注释、主旨、段落大意、文章特色及修辞手法等范文分析,一文看清文章温习重点!

如果想更多学习必考的其他十二篇章,可在后台留言回复【中国语文】便可领取学习。
>>>> 原文 自余为僇人,居是州,恒惴栗。其隙也,则施施而行,漫漫而游 。 日与其徒上高山,入深林,穷回 溪 , 幽泉怪石,无远不到 。到则披草而坐,倾壶而醉 。醉则更相枕以卧,卧而梦 。意有所极,梦亦同趣 。 觉而起,起而归 。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,皆我有也 ,而未始知西 山之怪特。 >>>> 译文 自从我成了罪人,居住在这个州,时常担忧和害怕。有空闲时,我便慢慢地走,漫无目的地到处游玩。我每天都和朋友们上高山,走进树林深处,走到曲折的溪水的尽头;寻访隐蔽的泉水和奇特的山石,没有甚么遥远的地方没有到过。我们到达胜地后就拨开野草坐下,倾倒出壶中的酒喝至醉醺醺,喝醉了便互相枕着身体躺下,躺下了做起梦来,在梦中也可以去到心里想去的地方。睡醒了便起来,起来便回去,还以为这个州所有形态奇特的山水都给我游览过了,而未曾发现西山的怪异奇特。 >>>> 原文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,因坐法华西亭,望西山,始指异之。遂命仆过湘江,缘染溪,斫榛莽。焚茅茷,穷山之高而止。 >>>> 译文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,因为我坐在法华寺的西亭,所以望到西山,才指着它,称它奇异。我遂于是命派遣仆人渡过湘江,沿着染溪而上,一路斩伐杂乱丛生的草木,焚烧茅草野草,一直到了山顶才停下来。 >>>> 原文 攀援而登,箕踞而遨,则凡数州之土壤,皆在衽席之下。其高下之势,岈然洼然,若垤若穴,尺寸千里,攒蹙累积,莫得遯隐。萦青缭白,外与天际,四望如一。然后知是山之特出,不与培塿为类,悠悠乎与颢气俱,而莫得其涯 ;洋洋乎与造物者游,而不知其所穷。 >>>> 译文 我们一路抓着东西登山,到了山顶就席地而坐,随便伸开双腿,尽情眺望游览,附近几个州的土地,都好像在我们的坐席下面。它们高高低低的地势,凸起的高山好像蚂蚁封巢的小土堆,凹下的深谷好像洞穴;眼前只有尺寸的土地,其实已有千里的距离,远处的山挤逼、堆积在一起,全都逃不出我们的视线。四周青山和白水互相萦绕,向外和天空相连接,从四边望过去,四周的景色都是一样的。这时我才知道这个山独特出众,不与一般小山丘为同类。它广远浩渺地与天地间的大气混为一体,而无法知道它的边际;它广阔壮观地与创造天地万物的主宰共存,而无法知道它的尽头。 >>>> 原文 引觞满酌,颓然就醉, 不知日之入。苍然暮色,自远而至,至无所见,而犹不欲归。心凝形 释,与万化冥合。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,游于是乎始,故为之文以志。 是岁元和四年也。 >>>> 译文 拿起酒杯倒满了酒,喝到进入了醉乡,连太阳下山也察觉不到。只见灰暗的暮色从远处移至,直到天黑得甚么也看不见,我仍然不想归去。我的心神凝聚,形体得到解脱,忘掉自己的存在,我不知不觉间已和万物融合为一体。这时才明白我以前还不算游玩过山水,真正游玩山水是从这次开始,所以便写下本文以作记录。今年是元和四年。 >>>> 主旨及文段大意 >>>> 主旨 记叙发现及游览永州西山的经过,借西山独特的景色,抒发了无辜被贬的郁愤,表现自己孤高的情操,不与世俗同流的情怀,还表达了放旷开阔的胸襟,达到与大自然合一的忘我境界。 >>>> 段落大意 文章特点 >>>> 借景抒情 >>>> 互相呼应 >>>> 修辞手法 举例问题 >>>> 在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中,柳宗元在写西山前先写其他山水,这是甚么写作手法?(1分)运用这种手法对表达本文主题有何作用?(2分) 答: 衬托法。(1分)作用为柳宗元先写自以为已游遍永州有特色的山水,后写发现西山的「怪特」,以永州的其他山水来正面衬托西山,突出西山之美和「始得西山」之可贵。(2分)
- 最新2022年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公布:港校成绩优越,超多排名前十!
- 香港DSE | 中文十二篇范文:《论语》(论仁、论孝、论君子)温习重点!
- 香港DSE | 中文十二篇范文:孟子《鱼我所欲也》全文大解析!
- 香港DSE | 中文十二篇范文:司马迁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(节录)温书重点!
- 香港DSE | 中国语文科开考,阅读和写作考了哪些内容呢?
- 香港DSE | 2023年DSE时间表出炉,恢复英语口试!
- 香港DSE | 中文十二篇范文:诸葛亮《出师表》全文大解析!
- 香港DSE | 英文不及格,也能考进港八大?
- 香港DSE | 中文十二篇范文:柳宗元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全文大解析!
- 香港DSE | 中文十二篇范文:庄子《逍遥游》全文大解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