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ut off参考分数线?
长题目温习要点+MC应试技巧?
往下看!
如果家长或学生想详细了解DSE数学课程大纲,可在后台留言回复【DSE数学】便可领取文件。
数学科cut off分数线
先来参考一下数学科的历年cut off分数线吧~

下面是数学延伸M1/M2的详细分数分布:
了解过需要考到多少卷面分之后,我们来看看数学试卷各部分的解析。
数学试卷各部分解析
如果家长或学生想提前详细了解DSE数学课程大纲,可在后台留言回复【DSE数学】便可领取文件。
卷二时限为1小时15分钟,全部都是MC(多项选择题)。
卷二就一定要跟时间竞赛:全卷共要做45题,平均少于两分钟便要做完一题,所以pastpaper一定要做熟,不懂做的就要果断跳过,不要纠缠太久,之后再做。
卷二题型其实都没什么太大变化,尤其头几题是「送分题」,做得多就可以很快完成!
几个大温习要点及小技巧
首先,要认识出卷模式和考核范围同时了解考核范围及概念。不要单靠教科书温习已是老生常谈,因为教科书都未必是考试要懂的,更重要是到考评局的网站,细阅科目评核信息。
也要清楚基础(foundation)及非基础(non foundation)的DSE内容。非基础的内容只会出现在乙部,因此,作答甲部时,同学切忌想错方向,浪费时间思考非基础的内容。


详细2022年数学必修考核范围,可在后台留言回复【DSE数学】便可领取文件。
2、針對性复习和训练
首先,你将所有要温习的数学知识点清单列出来,每个知识点都给一个分,十分满分:
如果有8分以上的知识点,这些正常花点时间就可以;
如果低于3分的知识点,基本很难短时间就冲上去,这个不太熟悉的知识点,就直接记住他们的公式,背熟它,确保遇到这个知识点基本概念的题目时,可以拿分,例如sin cos tan、体积、面积等;
重点来了,如果是处于4至7分的知识点,基本你应该也都挺熟,只是平时偶尔还是会丢分,就是有些细的知识点没弄懂,这时要学会拆分,将大的知识点再细拆分做细的知识点,每个细的知识点用大约15至20分钟去做题目,不懂的及时请教老师解答,这样强度的训练下来,有机会把几个知识点拉到8分或以上的位置,这样也确保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到有效的复习来提升!如果都解决完,还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再回去抢救下3分以下的知识点。
例子:将坐标(5分)拆成几个细topics,针对每个细的概念去做题目:
坐标系统
两点间的长度、中点及内分点
直线斜率
直线方程
图像转换
有时遇到有未知数的题目,有代数、有sin、cos、tan,要调来调去、简化(simplify)、分解(factorize)之类复杂的工序才能正规地解出答案………
这时候就能自订一个数字来代入题目中的公式中,试着把不同选项的数式都代入,也许能找出答案!

计数机里面内置的formula大家都应该知道吧! 而除此之外也不要忘记里面面还有4个program的位置!这4个program位对做MC来说的确十分重要,大家记住输入了program之后还要练习下,才可以将它的功效发挥到最大!
除了要求加纸拿单行纸之外,考场亦有提供graph paper给考生。做MC遇到图形问题,可以拿张「格子纸」来画下一个比例正确的图。
但记得一定要合比例!用手上的图,和圆规、直尺,就能直接在图中求得有用的数据了!
恭喜你,如果你看到这个点,证明又离5**更靠近一步,根据多年观察分析,每一年数学MC的答案都是平均分布的(因为基于公平性考虑,考评局不能容许有人全撞同一个答案而侥幸拿高分)。 45题里的ABCD4个选项,即每个选项会平均分部在11题,再加1题随机。
当以上4个技巧都解不到面前这一道题时,唯有先跳过,做完全卷后再回头看看4个选项那一个少了。如果最后检查答卷时发现某一个选项多很多,就真的要重新检查一下每题的答案了!
总结
数学作为数字理科,不像中英文的答案那么复杂,而是比接直接的,所以都可以自己靠答案推理出过程来,把做法原理搞懂。
如果有些课题、题型经常都错,就知道要重温哪些课题、题目中应多注意哪里,多自己动脑,多请教老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