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活石动态 > 校园文化
姜萍事件大反转!骗了14亿人?
活石学院 2024-11-04 阅读:1123

备受瞩目的“数学神童”姜萍事件终于有了结果。

 

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组织方公布了获奖者名单,江苏涟水中专教师王某某及其辅导的学生姜萍进入了决赛,但两人均未获得奖项

 

图片.png

 

经过调查,发现王某某在预选赛阶段为其辅导的学生提供了帮助,违反了竞赛规则中关于“不得与他人讨论”的规定。这一事件也揭示了竞赛制度和组织管理中存在的不足。阿里巴巴对此表示了深切的歉意。

 

同日,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对外发布了通报,指出该校教师王某某在2024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预选赛中,违反了“禁止与他人讨论”的规定,对辅导的学生提供了帮助。

 

学校对王某某进行了诫勉谈话,并取消了其本年度的评优资格,同时承诺将加强师德师风和校风学风的建设,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成才观,鼓励师生勤奋进取。

 

图片.png

 

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呼吁公众对未成年人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爱。

 

此前,姜萍在阿里巴巴举办的全球数学竞赛中取得了第12名的佳绩,超越了许多来自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参赛者,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。决赛成绩一直未公布,直至11月3日,结果终于揭晓。

 

姜萍事件剖析:

看待新闻需用冷眼,以冷静客观的眼光,理性看待新闻,才有可能触及本质和真相。

 

第一,没有神迹,只有人力

 

部分人渴望神迹、渴望普通人逆袭,本质源自内核无力,所以要靠爽文续命。

 

家境贫寒的中专生姜萍进入全球数学竞赛决赛,怎么看都像中专生逆袭的爽文。

 

有人觉得爽,因为受困于标签。中专生不都是差生吗?差生摇身一变成数学天才,这种事几乎不可能发生。所以爽。

 

而真相是,由于评价体系不同,由于种种原因,很多所谓差生的优秀是没被看到的。差生换一个评价体系换一个老师换一个家长,很有可能成为优等生。

 

假设姜萍和老师没有违反规则进入了决赛,那是很正常的事,热爱是有力量的,人力也是强大的,不是中专生的标签可以限制的。

 

如今姜萍和老师违反规则进入了决定,那也是人欲所带来的正常行为。

 

从一开始,网友就不该把姜萍当成神,应该把她看作一个普通人。如此一来,被骗的感觉就不会那么强烈。

 

但不可否认,归根结底,依然是姜萍和老师存在不诚信的问题。

 

图片.png

 

第二,姜萍的确犯错了,但老师犯的错误更大。

 

如果是姜萍主动请老师帮助辅导,那么她的确犯错了;如果是老师主动辅导姜萍,姜萍没有拒绝,那么她也犯错了。

 

但,老师作为一个成年人犯的错误更大。他不该教育16岁的未成年不守比赛规则违反诚信,最终把孩子推向舆论的漩涡,承受不该承受的压力。

 

图片.png

 

第三,主办方比赛规则设定有疏漏。

 

这点无需多说,一个比较大型的比赛,规则上出现纰漏是需要自查的。

 

第四,关于媒体公信力的问题。

 

有网友说:“关于姜萍事件,各路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,其中,不乏大家公认的权威媒体。但这些媒体的报道,还原真相的并不多,博眼球博流量、迅速删稿的却不少!严重损害了媒体公信力!

 

小编只想说:对媒体,给点时间,毕竟中国太大,媒体太多,社会各层面的进步也需要时间,还是有媒体在好好报道的;抱怨外部世界,不如改变自己,看待新闻需要冷静客观与独立思考。

 

图片.png

 

最后,在原有教育体系下成绩不好的初中毕业生或中专生,如果还想读大学本科,接受高等教育,可以报名港澳预科班,免试直通港澳海外名校本科!